自驾游从郑州到腾冲,该怎么规划路线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大杂烩百科
摘要

自驾游从郑州到腾冲,该怎么规划路线?从郑州自驾到腾冲,推荐一个行程路线,重点玩云南的景点。一、下面是此次行程线路图和景点分布图。二、下面是具体行程表。三、下面详细介绍每天行程安排。1郑州市→(928公里)沅陵县, 晚上住沅陵县。2沅陵县→(825公里)隆林县, 晚上住隆林县。3隆林县→(124公里)

自驾游从郑州到腾冲,该怎么规划路线?

从郑州自驾到腾冲,推荐一个行程路线,重点玩云南的景点。

一、下面是此次行程线路图和景点分布图。

二、下面是具体行程表。

三、下面详细介绍每天行程安排。

1郑州市→(928公里)沅陵县, 晚上住沅陵县。

2沅陵县→(825公里)隆林县, 晚上住隆林县。

3隆林县→(124公里)广南坝美风景区一日游, 晚上坝美民宿。

坝美

4广南坝美风景区→(173公里)普者黑风景区一日游 ,晚上住普者黑民宿。

普者黑

5普者黑风景区→(336公里)元阳梯田景区半日游, 晚上元阳梯田民宿。

元阳梯田

6元阳梯田景区→(355公里)普洱市, 晚上住普洱市。

7普洱市→(99公里)野象谷一日游→(33公里)景洪市, 晚上住景洪市。

野象谷

8景洪市→(3.3公里)曼听公园半日游→(4.6公里)勐泐大佛寺, 晚上住勐泐大佛寺附近。

曼听公园

勐泐大佛寺

9勐泐大佛寺→(403公里)临沧市, 晚上住临沧市。

10临沧市→(383公里)芒市, 晚上住芒市。

11芒市→(3.6公里)勐焕大金塔半日游→(117公里)一寨两国风景区, 晚上住一寨两国景区附近民宿。

勐焕大金塔

一寨两国

12一寨两国风景区→(203公里)腾冲市热海风景区一日游, 晚上住热海景区温泉酒店。

腾冲市热海风景区

13腾冲市热海风景区→(15公里)和顺景区半日游→(28公里)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半日游, 晚上住地质公园附近民宿。

腾冲和顺景区

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

小时候你在哈尔滨冬天是怎么过的?

和大家一样,那时真叫冰天雪地啊。上学的时候,同学们要自己带引火材。老师安排男同学值班,负责烧炉子。大家下课后围着炉子嬉笑打闹。记得一次,有一男同学捡来一只耗子,放到炉子里烧,然后看着玩。这时有同学大声说了一句:怎么把耗子烧了哪。然后,男同学哈哈大笑。我们女同学才知道,原来我们班藏着一个大耗子。因为他长着一张酷是耗子的滑稽的脸,这只耗子被同学们叫了大半辈子了。

那时的冷,现在想想还有一种温暖。记得有一年的春节,我们几个女同学。吃完年夜饭后,一起走了起来。不知道是谁发起来的,一同的挨家走,走着走着累了,也困了。几个人就和衣而睡了。早上我醒来后,都各自的回家了。现在,都是谁已记不得了,时间久远了。但是,只记得一个同学,因为,她的离开。

东北的冬天,虽是寒冷的,同时它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温暖相处的机会。那时的人,大多的时间晚上都是在家的,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。

冷的温暖,贫的快乐。现在,地球大气回暖了。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此美好的生活,友友们,珍惜吧!

自驾游从郑州到腾冲,该怎么规划路线

那时候的冬天,虽然比现在冷,但是我们玩出来了激情,所以说:那个时代是,燃烧的岁月!

我们去八区体育场,打冰嘎,换着班的滑冰(因为我买不起冰鞋,只有和发小们替换着玩。滑冰鞋的号码如果大了,我就加层布裹上脚丫子)当时我家在道外,发小有辆破旧的自行车,就像候宝林相声说的,除了铃不响,那都响!

《冻梨》

文/Edison

嫩黄的梨为什么要冻着吃,而且冻了的梨黑的像石头一样,能好吃吗?如果你不是地道的东北人,你永远也不会体验到冻梨给人味觉带来的强烈刺激和快感!当南方人把雪白的鸭梨打了皮后,再用刀切了小小的块儿往嘴里放的时候,我们悍气的东北人正把还带着冰茬的冻梨咔咔的在嘴里嚼着,这时候,不要说让南方人去吃这酸里带甜,拔凉拔凉的冻梨,就是看着也足以让他们生畏,嘴里没准小声的嘀咕着:哇!不得了!

冻梨,无疑就是在低温下冻透了的梨,什么叫冻透了呢?有什么样的标准呢?这不需要使用高档的电子设备,有一种最好的检测办法:就是你拿着冻透了的冻梨往派出所或公安局的玻璃上使劲的砸,如果玻璃砸碎了,那就是冻透了,如果玻璃没碎,那肯定是没冻透,或者使的劲不够。如果你让警察当精神病抓起来,可别说这绝招是我传授给你的啊。当然,这只是玩笑,但是这足以证明冻透了的冻梨是何等之硬,当石头用是绝对没问题的!

那冻梨为什么是黑的呢?用的是什么梨呢?且看我一一解答:花盖梨、秋白梨、安果梨是冻梨的首选。把新鲜的梨变成冻梨也不是简单的冻就完事了。东北的冬天嘎巴嘎巴冷,室外零下三十度是常事儿,俨然一个天然的大冰箱,空间无限大,省电又方便、一开房门,就是冰箱。首先要把新鲜的梨放到外面冻上几天,等冻硬了以后,在拿到温暖的房间放七八个小时,然后再拿到外面去冻,这样通过冷热的变化,梨的组织也发生了改变,这也是个神奇的氧化过程,多酚氧化酶在低温下活性比较高,催化多酚类物质合成有色物质,这样梨就成了黑色。

感谢邀请回答问题!

我家是1970年来到哈尔滨的,我八岁,上小学一年级,那时候,哈尔滨的冬天贼冷贼冷的。

我记得十一就下雪了,因为天气寒冷,妈妈为我们兄妹三人,每人都做了两套棉袄棉裤,一套薄的,一套厚的。薄棉袄棉裤是天刚冷时穿的,厚棉袄棉裤是零下二三十度穿的,厚棉袄棉裤有多厚呢?用手抓一把,都抓不透,把棉裤立起来,棉裤自己能站住,穿在身上,腿不会打弯,穿上厚棉袄,胳膊是扎咋着的,胳肢窝放不下挺不得劲儿的,我哥哥弟弟因为不爱穿厚的,没少挨我妈的揍,我听话没揍过我。

冬天戴的手套,是妈妈给做的棉手闷子,两只手闷子用一根绳连着,戴的时候把绳挂到脖子上,从我家到学校,步行十多分钟的路程,戴手闷子还冻手呢,冷的时候到家门口,冻得手拿钥匙,打不开锁头,手冻的都不好使了。

我冬天戴的帽子,是妈妈用毛线织的挺厚的,帽子里面又缝了一层头巾,这样帽子就两层了,按理说相当暖和了,冬天戴还时常透风。

那时候,冬天出门得戴口罩,口罩都是白色的医院用的,是纱布做的挺厚的,戴口罩不是像现在是为了防疫,戴口罩是为了保暖,防止把鼻子和脸冻坏了。

我们兄妹三人穿的棉鞋,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大棉鞋,鞋底是妈妈用碎布头,一层布刷一层浆糊打的搁板,几层搁板摞起来纳的鞋底,穿着妈妈做的非常暖和的千层底的棉鞋,冬天还时常冻脚尖儿。

那时候冬季,室内的温度没有现在这么暖和,虽然我家也住楼房,屋子很冷,每天早晨起床,真不愿意出热被窝,起床全靠爆发力,穿衣全靠勇气。

我是七岁来到的哈尔滨,那时候没有条件,住的地方没有水没有电,每天晚上都点着蜡烛,那时候是我姥姥和姥爷带着我们全家来的,我们家里就做收破烂的买卖,我还记得那时候坐公交是五毛钱。每天早上妈妈带着我在公交站等着老师来接我!老师来了妈妈就把我送上车,因为她要回去干活!要说玩的东西就是姥姥他们收回来的暖气外罩,扣板做的 样子像是宝剑!我们一大帮小孩儿就玩像武侠电视一样拿着玩,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没有灯光的屋子里喝酒!只点了几根蜡烛,那时候可能自己小,但是很快乐。十多年过去了家里的人都稳定了!回想起当初的日子,觉得姥姥姥爷很伟大,把我们全家人从农村带出来。其中的坎坷只有大人们知道!

历史上的今天:

投资项目网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