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种植时间和收割时间,今年玉米啥时收

  • A+
所属分类:投资小项目
摘要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玉米种植时间和收割时间这个问题,今年玉米啥时收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黄淮海地区以种植玉米和小麦轮作为主,是我国夏播玉米和冬播小麦的主产区。当前夏玉米已进入灌浆中后期,即将迎来大面积的收获高峰期,而玉米收获完毕后,就要准备冬小麦的播种工作。2、在秋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玉米种植时间和收割时间这个问题,今年玉米啥时收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黄淮海地区以种植玉米和小麦轮作为主,是我国夏播玉米和冬播小麦的主产区。当前夏玉米已进入灌浆中后期,即将迎来大面积的收获高峰期,而玉米收获完毕后,就要准备冬小麦的播种工作。

2、在秋收秋播到来之时,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发布了《2023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“双晚”技术意见》,确定了今年玉米收获时间和小麦播种时间。

3、“双晚”技术指的就是玉米要晚收,小麦要晚播。而意见中详细提到了为何玉米要适时晚收,小麦要适时晚播的原因。同时,对于黄淮海各个地区玉米何时收获,小麦何时播种的具体时间给出了建议。

4、这里扩展一下,黄淮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七个省份。具体来说,大致包括北京、天津和山东三省市的全部,河北及河南两省的大部,以及江苏、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。

5、本篇内容,小帮手针对黄淮海地区农户们所关心的重点问题,详细和大家说说,力争在“双晚”技术上,全力夺取今年秋粮玉米丰收、夯实明年夏粮小麦生产基础。

6、玉米产量是高是低,粒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而影响粒重的因素主要有2方面,一是灌浆的时间,二是有效积温。

7、如果积温满足灌浆的需要,再加上灌浆时间充足,就会有效提高粒重。相反,如果积温合适,但是灌浆时间短,粒重不能最大化,产量就会降低。

8、一般情况下,夏玉米花粒期后50—60天,有效积温满足灌浆期所需,玉米会进入成熟期。据相关专家测算,玉米进入灌浆后期,玉米晚收7-10天,亩增产可达到100斤左右。这就是玉米适期晚收的好处。

9、对于常年种植玉米的老农们来说,通过外观即可判断。比如,从植株上来看,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,基部叶片干枯,就是成熟的标志。

10、从玉米籽粒上来看,籽粒基部和穗轴交界处出现黑层,籽粒乳线消失,果穗苞叶黄白并松散,同时籽粒变硬,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,含水率已不足30%,就可以收获了。

11、这里要提醒一下,如果当地玉米处于灌浆后期时,连续3天日均温度低于16度,就要提前收获了。因为低于16度时,玉米灌浆速度会明显下降,而低于14度时,就停止灌浆了。再推迟收获已没有意义,同时,还增加倒伏的几率。

12、根据品种特性不同,所在的区域不同,玉米收获时间也有早有晚。为确保丰产丰收,农业农村部专家的建议:

13、黄淮海北片可延迟到10月5-10日收获,不迟于10月15日。

14、黄淮海南片可延迟到10月10-20日收获,不迟于10月25日。

15、小麦适时晚播,能确保一播全苗、培育壮苗,防止麦苗冬前发生旺长,提高自身的抗逆性。

16、小麦安全越冬的要求是冬前主茎叶龄不低于3片叶,而达到壮苗标准,主茎叶龄6叶左右。如果播种过早,主茎叶龄过多(7叶以上),再加上旺长,麦苗整体长势较弱,不利于安全越冬。

17、如果播种过晚,主茎叶龄过少(低于3叶),自身的抗寒性较弱,容易发生冻害,不能安全越冬。

18、根据品种特性,以及不同地区的天气因素,适时晚播小麦,对于提高麦苗自身的抗性,以及出苗率,都起到积极的作用,促进小麦安全越冬。

19、以冬前积温和选用品种特性为基本依据,科学确定适宜播期,农业农村部专家建议:

20、黄淮海北部麦区适宜晚播期10月5日-12日、不迟于10月15日;

21、黄淮海中部麦区适宜晚播期10月7-15日、不迟于10月20日;

22、黄淮海南部麦区适宜晚播期10月15-25日、不迟于10月30日。

23、上述就是今年玉米晚收和小麦晚播的相关内容,以“夏玉米适期晚收增粒重、小麦适期晚播育壮苗”为重点,促进今年玉米丰收,同时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基础,相信农户们看完后会有所收获。

24、问问大家,你们当地都是什么时候收玉米?什么时候种小麦呢?#庆丰收促和美#\\u0002

玉米种植时间和收割时间和今年玉米啥时收的问题分享结束啦,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?欢迎您下次再来哦!

历史上的今天:

投资项目网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