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宝钗的判词(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及命运)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大杂烩百科
摘要

书中对两大女主角林黛玉、薛宝钗的判词合二为一:可叹停机德,堪怜咏絮才;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。第一句中停机德和咏絮才是两个典故,中国的文言文只所以难普及,和文中老是穿插着典故有关系,有时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,所以我小时候跳过这些判词读不啻为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从十几岁开始看《红楼梦》,到现在已年近不惑,不知看了多少遍红楼了,完整的看应该有三次,后来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,在今后的人生中,每十年看一遍。

为什么《红楼梦》这么吸引人,我一时不知从何说起,只能说,不同的年龄,不同的心境,不同的角度看红楼都必有所收获。

还有就是这座红楼好像就是一个迷宫,她不言不语就在那里,等着我们去挖掘宝藏,去揭开面纱,去追寻答案,而结果往往是“真作假时假亦真,无为有处有还无”。

这,就是《红楼梦》的魅力,就在今天,当我为写这篇文章构思的时候,我还悟出了一点道理,接下来会提到,这样的红楼怎能不让人留恋,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割舍她。

今天,我们浅尝辄耻,从书中两位女主角的判词入手,领略一下红楼的博大精深。

所谓判词,就是关于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讳的总结,或者是一种评价和断语。书中对两大女主角林黛玉、薛宝钗的判词合二为一:

可叹停机德, 堪怜咏絮才;玉带林中挂, 金簪雪里埋。

第一句中停机德和咏絮才是两个典故,中国的文言文只所以难普及,和文中老是穿插着典故有关系,有时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,所以我小时候跳过这些判词读不啻为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“停机德”借用了《后汉书 列女传 乐羊子妻》里的典故,指的是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织机并剪断织机上的布,来劝勉丈夫不要半途而废,凡事应当持之以恒,才能够最后成功。

这里暗示薛宝钗有高尚的品德,规劝夫君一心仕途。

“咏絮才” 也是套用了典故,有谢道韫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一句,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“咏絮之才”。具体可以参看我以前写过的文章《咏絮才女TOP5》。

薛宝钗的判词(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及命运)

这里暗示林黛玉极具灵气,有才华。

但是作品的基调是悲凉的,这是一曲悲金悼玉的红楼梦,可怜又可叹。

第二句判词点出了两位女主的名字和命运结局。

玉带林中挂的前三字倒过来念就是谐音“林黛玉”,金簪就是宝钗,雪,谐音“薛”。

她们的命运都非常凄惨,虽然书中林黛玉是生病而亡,而有的红学家推断她是投水而亡,因为林黛玉一生与水有解不开的情缘,然而从这句判词中,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另一种结局:林黛玉可能是上吊而死的。

这也正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,她总留给你空间和想象。

你觉得她凶悍,她比你更残忍;你觉得她怜悯,她比你更慈悲。所有的溢美之词我都不吝给你。

薛宝钗的判词(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及命运)

她们是男主贾宝玉平生最钟爱的两个女性,之所以把她们的判词合在一起写,其实我觉得黛玉、宝钗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。

用现在的话说是可盐可甜,既是女强人,又是温柔女。可人生哪有这么好的事,就算你是衔玉而生的王孙公子,也架不住这两个姐姐妹妹吵架拌嘴。

从这里,我今天刚又领悟到一点:这不就是西方的辩证思想吗,而用东方的智慧来诠释,那就是易学。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,有阴就有阳,有老成世故,就有飘逸任性。

再来看这两个物件,金簪代表的是一种贵气,闪闪发光,是向外的,是插在头上的;玉代表的是一种灵气,谦谦淑女,是内敛的,是贴身佩戴的。

历史上的今天:

投资项目网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