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立体养殖技术?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

  • A+
所属分类:投资小项目
摘要

大家好,关于泥鳅立体养殖技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慈姑——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慈姑—泥鳅生态种养模式2017年获得江苏省地

大家好,关于泥鳅立体养殖技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慈姑——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

慈姑—泥鳅生态种养模式2017年获得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。夏季慈姑可为泥鳅生长提供庇护,泥鳅的粪便又可作为优质肥料促进慈姑根系生长,两者互利共生,减少了化学品投入,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出率,每667m2产值6300元。

慈姑原产中国,为泽泻科慈姑属中能形成球茎的栽培种,又称茨菰、慈菰,古名藉姑、河凫茈、白地栗等(张德纯,2017)。慈姑为药食同源蔬菜,球茎可煮食、炒食和制淀粉,亦可入药,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,是南方地区冬春季供应淡季的重要水生蔬菜。近年来江苏省慈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仅扬州市宝应县每年栽培面积就达到3000hm2(4.5万亩)以上。泥鳅又名鳅鱼,属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,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较大(刘孝华,2008)。由于慈姑产业市场缺少统一调控,产出效益常不稳定,限制了其产业发展,为此,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水生蔬菜套养泥鳅技术研究,总结出一套慈姑—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模式。利用泥鳅、慈姑的整个生长过程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将两者种养结合,夏季慈姑可为泥鳅生长提供庇护,泥鳅喜食水中细菌、小型寄生虫,其粪便可作为慈姑的优质肥料,利于根系生长。该模式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,且种养过程中减少了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,提高了产品质量,每667m2产值达6300元,应用前景广阔。2017年慈姑—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获得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〔苏质监发(2017)59号〕。

选择无污染、排灌方便、以黏质土壤为宜的田块,要求土层深厚,有机质含量高,田块取水方便,水质清新、无污染,有充足水源。

2.1田块修整深翻田块20cm,同时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250~300kg作基肥。为方便田间操作,一般单块田面积<667m2为宜(田块宽<15m,长度根据当地条件决定)。田块内挖成“田”字形或“井”字形的鳅沟,沟宽40cm,深50cm。结合田块高低情况和取水方便,对角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,进水口高于地面20~30cm,排水口设在田块最低处,在灌水后正常水平面相平处设置溢水口。进水口、排水口和溢水口均用30目以上的密铁丝网或尼龙网包裹,防止泥鳅逃逸。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各挖5m2左右的鳅窝,深80cm,并与鳅沟相通,鳅沟与鳅窝占田块总面积的6%~8%为宜,保证底部有15~20cm深的淤泥层。

2.2加固田埂在田块修整的同时加固四周田埂,使其高于正常水平面40~50cm,宽度不小于30cm。埂内侧衬1层30目尼龙网或硬质塑料薄膜等防逃设施,其下端埋入土中30cm,上端覆盖在埂面上并压土夯实,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养殖过程中泥鳅出逃,还能提高田埂的牢固程度,防止开裂和滑坡现象发生。

2.3设置围护栏在田埂外侧,每隔1.0~1.5m用竹片或木桩固定,以塑料板、塑料膜或尼龙网等材料建成围护栏,栏高50~60cm。

2.4施肥注水泥鳅放养前10~15d(天),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加水溶化搅拌均匀,趁热全田泼洒进行消毒,消毒后5~7d(天)注入新水。

3.1品种选择购买检验检疫合格、体型匀称、大小一致、体质健壮、体色正常的鳅苗,选择体长4~6cm(每千克约300尾)、生长速度快、出肉率高、品质好的黄板鳅、灰泥鳅等品种。应就近选购以减少运输环节的风险和成本,提高鳅苗成活率。

3.2放养时间和密度泥鳅放养时间为4月中下旬,放养密度控制在1.5万~2.0万尾·(667m2)-1。

放养前用3%~5%食盐水浸泡5~10min(分)消毒,或用市售的渔用药物消毒。放养时注意避免泥鳅受到损伤,应轻取轻放,慢慢倾斜水箱,使其自然流入鳅沟。

4.1饲料要求动物性饲料如鱼粉、骨粉、蛆虫、蚌肉等;植物性饲料如谷物、米糠、豆粕、麸皮等;为促进泥鳅生长,人工配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35%,应保证饲料卫生、安全。

4.2投喂量饲喂量决定着泥鳅的产量和成本,饲喂量少泥鳅生长慢,饲喂量多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水质污染。因此应坚持“四看”(看季节、看天气、看水色、看摄食活动)、“四定”(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)的投喂方法。四看:夏季水温高时日投喂量可适当增加,18~28℃时食欲最高,应加大投喂量至3~4次;晴天多投,阴雨天少投,水温低于5℃或高于30℃时应停喂或少喂,水温高于30℃时要加深水位降温;水色以黄绿色为好,泥鳅有露头现象时需进行换水处理,及时注入新水。四定:一般9:00和16:00在鳅窝处固定地点各投喂1次,保证投喂的饲料卫生、安全,无变质、无霉变;每日投喂量为泥鳅总质量的3%~5%,以1~2h(小时)内吃完为宜。

4.3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泥鳅养殖成败的重要环节,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应10~15d(天)换1次水,每次换水量为田块中水量的1/5~1/4,要保持水质新鲜,有15~20cm的透明度。每月田沟内泼洒1次生石灰水溶液进行消毒,每667m2、每1m水深用生石灰15~20kg,夏季高温时应增加水位10~20cm。

4.4日常管理勤巡田,勤观察,经常检查田埂及进水口和排水口处的防逃设施;检查泥鳅生长和水质情况,及时调整喂食、消毒、换水等措施。

4.5病害防治严格做好消毒工作,遵循“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的病害防治方法。

4.5.1车轮虫病主要是寄生虫导致的病害,发病时泥鳅常出现急促不安、浮于水面或在水面打转、食欲减退等现象。防治方法:对发病水体每立方米可用硫酸铜0.5g+硫酸亚铁合剂0.2g,或90%敌百虫晶体0.5~0.7g全池洒泼。

4.5.2水霉病真菌性病害,泥鳅发病处长有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。防治方法:可用400mg·L-1的小苏打与食盐配制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。

4.5.3烂鳍病泥鳅发病部位发炎、充血、溃烂,尾鳍、胸鳍发红腐烂,严重时鱼鳍脱落。防治方法:可用1mg·L-1的漂白粉或0.3~0.5mg·L-1的聚维酮碘全池泼洒。

5.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、抗病、市场需求量大,如扬慈412、宝应紫圆、苏州黄等当地畅销品种。

5.2.1育苗时间根据田间茬口安排,一般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设施内进行慈姑无土育苗(张永吉等,2016)。

5.2.2育苗操作选用市售的育苗基质,选择长54cm、宽28cm、高5cm的育苗盘,也可以用水稻育秧盘。基质浸湿至“手捏成团、落地即散”(含水量60%)的标准,装满育苗盘后用木条或长尺刮平,使基质高度与苗盘上沿相平。慈姑顶芽用清水洗净后随即放入浓度为15%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1h(小时),取出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,晾至表面干燥。慈姑芽顶尖朝上垂直插于基质内,扦插深度1cm左右,顶芽间距2.5cm左右,一般每盘扦插200~250个顶芽。

5.2.3育苗管理设施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~30℃,夜间温度不低于10℃;扦插后7d(天)内基质湿度保持在60%以上,当叶鞘张开、抽出真叶后加大水分供应量;顶芽底部有须根长出后进行追肥,每盘随水追施三元复合肥(N-P-K为15-15-15,下同)3~5g,间隔10~15d(天)后再追施1次。

5.3定植6月中旬,当慈姑幼苗具有4~5片叶、苗高25~30cm时即可定植。定植时每穴栽1株,株距40~50cm,行距50~60cm。

5.4.1肥料管理慈姑需肥量大,追肥分3次进行,第1次在定植后15d(天)左右有新叶长出时进行,每667m2施尿素15kg或碳酸氢铵30kg;第2次在8月中下旬进行,每667m2施尿素10kg、硫酸钾或氯化钾15~20kg;第3次在9月中下旬、慈姑球茎开始膨大时进行,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25kg。

5.4.2水分管理定植后15d(天)内保持5cm左右的浅水层;定植后30d(天)随着植株的生长,逐渐加深水位至10~15cm;8月中下旬以后保持8~10cm的水层;9~10月球茎膨大时,降低水位至3~5cm。

5.4.3病虫害防治慈姑病害主要有黑粉病、斑纹病和叶柄基腐病。慈姑黑粉病主要为害慈姑的叶片和叶柄,未完全展开的新叶最易感病(王汉荣等,2009),斑纹病和叶柄基腐病亦多发生在叶片和叶柄上。防治方法:使用高效低毒农药,如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甲基硫菌灵(甲基托布津)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,每隔7~10d(天)喷1次,连续防治2~4次。

慈姑虫害主要为钻心虫,可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,或1.8%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。严格按照各类农药的限定浓度和用量使用,喷药时先加深水位,药物尽量喷施在慈姑叶面上,用药后及时换水。

6.1泥鳅捕捞9月下旬后可以采用捕大放小的方式分期、分批上市。可以用地笼捕捞,也可以采用多次放水、排水后在鳅窝中抄网捕捞。

6.2慈姑采收慈姑地上部开始枯黄后采收,采收期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慈姑萌发前,采收时用铁叉掘收或用高压水枪冲挖。

泥鳅收获时体长8~10cm,每667m2收获300kg以上,批发价11元·kg-1,产值3300元;慈姑每667m2收获1500kg,批发价2元·kg-1,产值3000元。慈姑—泥鳅套养模式每667m2产值6300元。

泥鳅立体养殖技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泥鳅高效立体种养技术、泥鳅立体养殖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。

历史上的今天:

投资项目网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